走在前列|人民法院报刊发:“司法方程式”换回万亩良田 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3:38:47

“司法方程式”换回万亩良田
身后是新排水渠,流水潺潺向远方;身前是稻谷飘香,喜开秋收“第一镰”。看着杏山涝区骨干治理工程的最新成果,大庆市肇州县原杏山乡(现兴城镇)的村民终于走出了“年年种”却“年年淹”的困局。
2023年5月,老王和19户乡亲将某企业告上法庭:“企业修的道路阻断了排水通道,雨水排不出去,不找你们找谁?”企业代理人据理力争:“我们建设手续齐全,降雨量超出设计标准是天灾,不能什么都让企业背锅。”
专业法官会议认为,个案判得再公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定分止争,必须从根本上寻求突破。
数据显示,黑龙江省肇州县人民法院近3年共受理涉涝诉讼570余件。为厘清涝灾背后的深层次原因,法官苏雨佳带领办案团队对涉诉土地进行多次现场勘察,同时邀请水利专家参与法庭调查。专家根据航拍图分析,超标准降雨是导致涝灾的主要因素,现有排涝体系不完善、工程不配套是造成损失扩大的次要因素。
调查结果出来后,某企业表示愿意赔偿,但希望彻底解决水淹地问题。
随后,肇州法院启动测量受淹面积、评估减产损失、核算赔偿数额、溯源水淹成因四项鉴定工作。经过多次开庭审理和反复研讨,首批水淹农田案件判决终于下达,赔偿款陆续打入了水淹地农户的账户。
“法院是真的把咱们的事放在心上了。”农户终于松了一口气。
要案结,还要事了。办案团队调研后,分别向县政府和企业发出司法建议,建议政府治理杏山涝区、完善排水体系,建议企业加强对排水沟渠的疏通管理。
县水务局负责人对此印象深刻:“法院不仅准确指出实质问题,更提供了可操作的解决方案。”
研判后,肇州县委、县政府迅速将司法建议内容纳入杏山涝区骨干治理工程总体部署。2023年10月,总投资12.21亿元的杏山涝区骨干治理工程获国家批复正式启动,243.78公里骨干沟渠兴修治理工作紧锣密鼓推进,447座崭新水利设施加速建设,农田排涝标准提升至可抵御五年一遇暴雨。
今年秋天,工程基本竣工。“沟通了、水顺了,再也不用整宿睡不着觉了。”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,静待丰收。
从一纸诉状到批量审理,从司法建议到治理工程,肇州法院用惠民纾困的“司法方程式”帮助农户摆脱了“年年涝”,迎来了“年年丰”,将司法为民写在了115万亩良田中。
来源:人民法院报
|